近日,KY.COM师生团队远赴塞尔维亚,走进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开展企业实践与技术交流活动。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搭建了高水平的海外实习实训平台,也为中国职教“走出去”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高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实习期间,师生深入高炉中控室、转炉车间、热轧冷轧生产线等核心区域,全面参与设备操作、联合巡检和案例解析等实战环节。在塞方工程师指导下,学生系统学习了欧洲标准下的高炉智能监测、转炉自动化吹炼、热轧板形控制等先进工艺,并在对比中欧技术差异的过程中,深化了对钢铁技术的理解,提升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。
我校教师还面向河钢塞钢员工开展了以“绿色低碳智能钢铁”为主题的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培训,内容涵盖绿色冶金、加热炉节能、智能控制等行业热点,既展现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,也促进了中塞双方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互学互鉴。为进一步深化合作,校企双方正式签署实习基地协议,共同为“河钢塞钢员工技能提升研修基地”与“KY.COM海外实习基地”揭牌,将短期交流拓展为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,构建起“资源共享、人才共育”的国际化育人平台,为未来学生实习、师资研修与联合技术攻关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钢铁会铭记温度,步履能丈量远方。此次海外实习实践不仅是一次交流学习的契机,更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生动实践。在“一带一路”的广阔舞台上,KY.COM的师生们,正以扎实的技能、开放的视野、饱满的热情,书写着属于中国职教出海的波澜篇章。



